食品接觸面微生物的主要檢驗方法及關鍵注意事項!
小楊 / 2025-06-26 10:01:24
百歐博偉生物:針對食品接觸面的微生物檢驗,是確保食品安全、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以下是詳細的檢驗方法及重要注意事項:
一、主要檢驗方法(通常遵循標準如ISO 18593、GB 4789等)
1、涂抹法(表面拭子法):
原理:用無菌拭子(棉簽、海綿拭子等)蘸取無菌稀釋液或中和緩沖液,在規(guī)定的面積內(通常10cm x 10cm = 100cm²)用力、均勻、系統(tǒng)地擦拭表面,將微生物轉移到拭子上。
步驟:
標記采樣區(qū)域(可使用無菌模板)。
打開無菌拭子包裝,用拭子頭蘸取適量無菌稀釋液/中和液(避免過飽和)。
在標記區(qū)域內,沿水平、垂直、對角線方向用力擦拭,同時旋轉拭子確保所有面都接觸表面。
將拭子頭剪斷或直接放入裝有定量的無菌稀釋液/中和液的試管中。
充分振蕩試管,使微生物洗脫到液體中,形成初始樣品液。
根據(jù)預期污染程度,對樣品液進行適當倍數(shù)的系列稀釋。
選擇合適稀釋度的樣品液,傾注平板或涂布平板進行培養(yǎng)計數(shù)。
2、接觸平板法:
原理:使用特制的、培養(yǎng)基凸出于皿蓋的瓊脂平板,直接按壓在平整的待測表面上,使瓊脂與表面充分接觸,轉移微生物。
步驟:
打開皿蓋,將凸起的瓊脂面直接、均勻、輕柔地按壓在待測表面(避免滑動)。
保持按壓幾秒鐘(通常5-10秒)。
蓋回皿蓋。
將平板倒置放入恒溫培養(yǎng)箱中按標準條件培養(yǎng)。
計數(shù)瓊脂表面形成的菌落(CFU/plate)。結果通常表示為每個平板上的菌落數(shù),或換算為CFU/cm²(需知道平板接觸面積)。
3、表面沖洗法:
原理:適用于難以擦拭或接觸的管道內壁、容器內部等。用定量的無菌稀釋液/中和液沖洗整個內表面,收集沖洗液作為樣品。
步驟:
將一定量(如100ml)無菌稀釋液/中和液注入待測管道或容器。
密封開口,劇烈振蕩或翻轉沖洗內壁規(guī)定時間(如1分鐘)。
收集全部沖洗液。
根據(jù)情況可直接傾注平板或進行適當稀釋后再傾注/涂布培養(yǎng)計數(shù)。
二、關鍵注意事項
1、無菌操作:
采樣人員必須經過無菌操作培訓,穿戴無菌手套、口罩、帽子、工作服。
采樣工具(拭子、試管、剪刀、鑷子、RODAC平板、稀釋液等)必須確保無菌并在使用前檢查包裝完整性。
打開包裝、蘸取液體、接觸樣品表面、放入容器等步驟,必須防止環(huán)境微生物的污染。操作過程應迅速、規(guī)范。
2、采樣點選擇:
代表性:根據(jù)風險評估,選擇關鍵控制點(CCP)后、清潔消毒后、生產過程中易污染或難清潔的部位(如設備縫隙、刀具、砧板、傳送帶接頭、灌裝口、員工手套等)。
隨機性:避免每次都采相同的點,以反映整體衛(wèi)生狀況。
面積與數(shù)量:明確采樣面積,并確保每次采樣面積一致。根據(jù)監(jiān)控計劃確定采樣頻率和點數(shù)。
3、中和劑使用:
至關重要!清潔消毒后采樣,殘留的消毒劑(如含氯消毒劑、季銨鹽、過氧化物等)會抑制微生物生長,導致假陰性結果。
稀釋液/沖洗液中必須含有能有效中和殘留消毒劑的成分(如硫代硫酸鈉中和氯,卵磷脂吐溫80中和季銨鹽和酚類,過氧化氫酶中和過氧化物)。
選擇標準化的商業(yè)無菌中和緩沖液,并驗證其有效性。
4、采樣技術:
涂抹法:確保用力均勻,覆蓋整個規(guī)定面積,旋轉拭子,保證有效轉移微生物。避免拭子過干或過濕。
接觸平板法:按壓時用力均勻、輕柔、避免滑動,確保瓊脂與表面完全接觸。只適用于非常平整光滑的表面。
及時處理:采樣后應盡快將樣品(拭子試管、RODAC平板)放入冷藏箱(0-4°C)并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通常≤24小時)送達實驗室處理,防止微生物死亡或繁殖。
5、樣品標識與記錄:
清晰標記每個樣品(唯一編號、采樣日期時間、采樣點位置/名稱、采樣人)。
詳細記錄采樣環(huán)境信息(如采樣時生產狀態(tài)、上次清潔消毒時間、使用的消毒劑等)。
6、實驗室分析:
培養(yǎng)基質量控制:使用符合標準的培養(yǎng)基,定期進行質控(無菌性、生長性檢查)。
稀釋與接種:嚴格按標準進行樣品稀釋和接種操作(傾注法溫度控制、涂布均勻性)。
培養(yǎng)條件:嚴格按目標微生物要求控制培養(yǎng)溫度和時間(如
菌落總數(shù)PCA 30-35°C 48±2h;
大腸菌群VRBA 36±1°C 18-24h)。
菌落計數(shù)與報告:按標準方法進行菌落計數(shù)(選擇合適稀釋度的平板),報告結果(如CFU/cm², CFU/拭子, CFU/平板)。注意區(qū)分目標菌落和非目標菌落。
7、結果解讀與行動:
制定明確的微生物限量標準(基于法規(guī)、行業(yè)指南、企業(yè)內控標準)。
建立超標結果(OOS)的調查程序:立即復核實驗過程、檢查采樣記錄、復測該點及周邊區(qū)域、評估清潔消毒程序有效性、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。
進行趨勢分析,識別衛(wèi)生管理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持續(xù)改進。
三、補充重要注意事項
人員培訓:所有參與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的人員必須接受充分的培訓并通過考核。
環(huán)境控制:實驗室環(huán)境應符合微生物檢測要求,避免交叉污染。采樣時也應盡量減少對生產環(huán)境的干擾。
方法驗證:企業(yè)采用的檢驗方法應進行適用性驗證。
采樣計劃:制定科學、系統(tǒng)的環(huán)境監(jiān)控計劃,明確采樣點、頻率、方法、目標微生物、可接受標準、職責分工等。
總結:
食品接觸面微生物檢驗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,但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高度依賴于嚴格的無菌操作、正確的采樣技術(尤其是中和劑的使用)、規(guī)范的實驗室分析以及科學的采樣計劃與結果解讀。忽視任何環(huán)節(jié)都可能導致錯誤的結果,進而帶來食品安全風險或造成不必要的生產中斷。務必遵循相關國家標準、行業(yè)規(guī)范或國際標準進行操作。
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對菌種、細胞、培養(yǎng)基、配套試劑等產品需求者的極優(yōu)質服務,對購買項目的前期資料提供,中期合同保證,后期貨物跟蹤到最終售后的確保項目準確到位,都有相關人士進行維護,確保您在
微生物菌種查詢網(wǎng)中獲得最優(yōu)質服務!也正因為此,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、生物制藥、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所院校、化工企業(yè)有著良好、長期和穩(wěn)定的合作關系!
下載附件
上一篇:微生物限度培養(yǎng)基適用性的核心原則及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!
下一篇:生物標志物在微生物鑒定和檢測中的核心作用與應用!